
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第23屆締約方大會日前在德國波恩拉開帷幕,遠在1.6萬公里之外的太平洋小島嶼國家斐濟是本次大會的主席國。與其他小島嶼國家一樣,斐濟正面臨氣候變化帶來的嚴重影響。
斐濟擁有300多個島嶼,是名副其實的海島國家。目前斐濟面臨的最大威脅來自海平面上升。在斐濟一些島嶼的海岸帶及地勢低洼地區,不斷上升的海平面造成沿海居民住所被淹沒,迫使他們搬離住所,遷往地勢較高的地區。與此同時,海平面上升也增加了海水倒灌風險,造成農作物種植面積減少、糧食減產,成為制約斐濟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。
Ono島是斐濟300多個島嶼中的其中一個海島。位于該島嶼的納里科索村村民薩烏基托嘎、他的妻子穆里亞尼和他們的4個兒子現在不得不搬家,搬遷到離大海數百米遠的海島中心區域?,F年40歲的薩烏基托嘎說:“在我們斐濟有一句俗話,‘水不會分離島嶼,只會將它們連接在一起’。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,水成了我們的敵人?!爆F在,薩烏基托嘎和他的家人只想遠離大海。
其實這一點倒也不難理解,如果我們家的房子常年被海水浸泡。墻體潰爛,裂皮,腫脹,時不時還有垃圾直接被海水沖進自己的臥室里,我們也會想著搬家的。
斐濟是受溫室氣體效應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。自1993年以來,海平面每年平均上漲6毫米,迄今幾乎已經上漲了15厘米。如果不采取措施,預計到本世紀末海平面將上漲1.4米。即便是落實了《巴黎協定》,上漲幅度也將達到65厘米。

除了海平面上升,海水異常升溫和臺風也是斐濟必須應對的挑戰。2016年2月斐濟海域水溫異常升高,往年該月平均溫度為28攝氏度,但這次卻升高到30攝氏度~38攝氏度,曾連續4天海水溫度達到最高值。海水的異常升溫造成當地海域魚類大量死亡,漁民生產遭受嚴重打擊。
嚴峻的生存危機,使得斐濟一直致力于推動全球攜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。2016年,斐濟成為第一個批準《巴黎協定》的國家。

作為小島嶼國家,斐濟目前仍處于“有資源、無技術”的狀態,急需與中國等相關國家開展有效合作,以推動斐濟各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。中斐建交30多年來,兩國關系實現了全面發展。目前,斐濟已成為中國在太平洋島國中的第三大貿易伙伴。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將斐濟作為旅游目的地。
近年來,中斐在海洋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。斐濟希望提高國家的自主發展能力,進而推動海洋的可持續發展。